首页 > 研究 > CEMF01 > 活动
"一带一路’大战略下,民间组织的国际化道路"研讨会在CIDEG
2015年04月29日

CEMF     2015年04月29日

2015年4月29日,“‘一带一路’大战略下,民间组织的国际化道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举行。此次活动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美国环保协会、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和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共同主办。会上,来自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和学术机构的代表共同就“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民间组织的国际化意义和路径进行了探讨。研讨会首先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清华CIDEG主任主持。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近期提出的一项宏伟战略,通过建设“一带一路”,我国将与沿线各国人民共商、共建、共享人类新的文明成果。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也应该重视和强调民间组织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美国环保协会主席、清华大学全球领导力杰出访问研究员Fred Krupp(弗雷德·克虏伯)首先以美国环保协会为例,讲述了他如何在30年中,带领美国环保协会从一个草根组织,发展成为会员超过百万,影响遍布全球的国际化NGO。他指出,美国环保协会通过运用科学和经济两把利剑,将为最紧迫的环境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视作组织的使命。Fred Krupp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世界对中国的要求和期待也逐渐改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要求中国在环境保护等方面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等方面,中国民间组织应当向世界舞台进发,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民间组织的国际化将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助力。除了经济上的共荣之外,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许多沿线国家也将从中国环境治理经验中受益。中国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成本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因此,中国的经验可以帮助其他国家更快地在环境保护领域取得进展。

随后,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秘书长黄浩明也表示,由于民间组织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志愿性等天然属性,使其更具有亲和力,便于与沿线各国不同利益、观念的社会群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将能够帮助中国投资赢得更广泛的社会和民间层面的认可,并确保这些投资是“绿色”的。

黄浩明主要谈到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战略的现状,他说目前涉外组织比例非常少,2013年仅占所有社会组织的千分之一,主要参与人道主义援助事务。他认为社会组织国际化的主要模式包括立足本国,向网络法、区域性和国际化发展;社会组织与国际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社会组织与当地国民间组织合作,而使用人才辖地化;社会组织与当地学术部门合作;与政府合作,参与所在国政府的官方发展援助。同时他对比了美国非盈利组织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从组织治理的维度、合作伙伴的选择、国际业务的合作、人才结构的安排这几个维度分析了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战略发展路径。认为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战略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缺乏政策依据,规模小、资金不足,体制制约、政府资金支持不够,缺乏专业人才。

在会议的圆桌讨论环节,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振国,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助理秘书长方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孙同全共同围绕这一话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嘉宾们一致认为,“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民间组织的参与,国家应该积极支持并扶持民间组织参与“一带一路”。通过民间组织开展的民间交流和沟通,为“一带一路”创造良好的国际社会舆论,成为实现沿线国家之间合作共赢的桥梁。同时,鉴于西方国家开展国际活动的时间较早,经验更为丰富,可以鼓励中国民间组织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吸收和借鉴其良好的做法和先进的经验,以提高自身参与国际活动的能力。

孙同全谈到以往NGO参与政府ODA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服务,NGO组织的能力还亟待加强。方莉提出中国的社会组织为什么要走出去的问题,认为民间组织的沟通交流工具更柔软更容易接受,而政府的工具更硬更难以接受。在“一带一路”的走出去战略中,虽然政府保有互惠共赢的初衷,但是不容易被其它政府接受,所以更需要民间组织发挥重要作用。“一带一路”的“五通”中,环保是能够凝聚大家的共同理念。中国可以传输出的价值观是中国尊重其它国家的理念和价值观。王名指出社会组织走出去要超越利益、地域和社会组织的边界,走到公益的范畴中。他认为“走出去”是一个超越的过程。对中国的民间组织而言,“走出去”超出国家的边界,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和挑战。同时他指出社会组织“走出去”需要很多支持,特别是体制的支持,包括学习体制、政策的支持体制、合作体制以及人才的培养体制等方面。刘振国认为社会组织“走出去”是面临转轨的问题,过去中国基本是受援国的角色,提出“走出去”的角色也是近两三年的话题。现在我们基本在谈如何加入一个国际组织,但是对如何发起一个国际组织还少有提及,这涉及到意识转变的问题。另外,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最后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杜丹德(Dan Dudek)对今天的研讨做了精彩点评,他说中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在社会组织的国际化方面的确还存在一些障碍。国合会过去为中国政府应对环境问题提出过很多很好的建议,把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合到“走出去”战略中是非常好的战略思想。EDF不代表美国,而是代表环境,EDF参与国际讨论、谈判是以环境的名义提出保护环境的主张。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当要决定“走出去”时,应该做好学习和适应的准备。

研讨会现场观众云集,场面火爆。研讨会最后在嘉宾与现场观众的讨论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