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出版物 > 订阅信息

关注 CEMF 网站

订阅 CEMF 简报
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
简报
20243月期
总第19
01
中央决策
1、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
2、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3、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
02
地方行动
三月部分省市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
03
两会提案
1、能源
2、光伏
3、电力
4、双碳体系建设
5、碳汇
04
行业动态
1、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2、中国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
3、SEMI SCC & ECOPV合作联盟成立,推动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
4、中国建筑参建埃及400亿绿氢项目,中国新能源设备新机遇
5、2024中国氢能展聚焦加速绿氢技术与氢电协同发展
6、中咨公司氢能产业发展咨询中心和能景研究联合举办“2024氢基能源绿色发展论坛”,发布《2024全球氢能产业展望报告》
05
国际局势
1、欧盟发布《地平线欧洲战略计划(2025-2027)》聚焦绿色转型
2、美国宣布投入60亿美元部署工业碳减排项目
3、英国投资173万英镑支持人工智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
4、美国2025财年研发预算继续加大清洁能源创新支持力度
5、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
6、欧盟委员会发布《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研究与创新:挑战、机遇和前进道路》报告
7、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世界能源转型展望:跟踪COP28成果—到2030年实现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加三倍》简报
8、国际能源署发布《清洁能源市场监测》报告
9、国际能源署发布《全球甲烷排放追踪》报告
10、英国上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继续推进长时储能》报告
06
模型研究
1、The energy security risk assessment of inefficient wind and solar resources under carbon neutrality in China(碳中和背景下中国低效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能源安全风险评估)
2、Integrating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to water-energy-food-environment nexu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ast African Community(以东非共同体为例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水-能源-粮食-环境关系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3、Spatially Resolved Land and Grid Model of Carbon Neutrality in China(支撑碳中和目标的高精度土地利用和电力规划模型)
4、Revealing the nexus profile of agricultural water–land–food–GHG flows in China(揭示中国农业水-土地-粮食-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5、Resilience of renewable power systems under climate risks(气候风险下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韧性))
07
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活动&成果
1、CEMF举办第七期沙龙 聚焦“提高水安全保障:气候变化下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CEMF支持2024 GCAM-China-v6 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开源发布会
3、CEMF项目主任高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与“碳中和”进程国际研讨会并发表演讲
01
中央决策
2024年2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目录》细化并明确了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低碳转型重点产业的细分类别和具体内涵,旨在强化产业绿色发展导向,推动形成各方支持政策合力,为各地方、各部门制定完善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提供依据,并为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2024年3月1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从健全完善能源法律法规,深化能源重点领域改革,强化能源市场监管,加强电力安全治理四方面出发,持续推进能源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健全完善能源法治体系,持续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能源监管力度,加强能源电力安全治理,不断提升能源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同时,《意见》指出,要加快培育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加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跟踪评价,推动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进步;推动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实施低碳零碳改造,推广综合能源站、源网荷储一体化等绿色高效供用能模式。
2024年3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围绕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总目标,推动配电网在形态上从传统的“无源”单向辐射网络向“有源”双向交互系统转变,在功能上从单一供配电服务主体向源网荷储资源高效配置平台转变。到2025年,要实现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
2024年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旨在通过优化完善全额保障性收购监管制度,有力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纳,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更好发挥可再生能源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方面的重大作用,支撑“双碳”目标落实。为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办法》重点从全额保障性收购监管范围、监管内容、监管方式、行政处罚等方面,对通过监管手段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02
地方行动

综合:

《成都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山西省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减污降碳:

《六盘水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城乡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

能源领域:

山东省《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实施方案》

工业领域:

《河南省钢铁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

《福建省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福建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福建省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生态碳汇:

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2024年“十大行动”工作方案》

财政金融:

《攀枝花市建设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创新试点工作方案》

市场机制: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陕西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

全民行动:

《深圳市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方案》

03
两会提案
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董事长武汉琦表示,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保障大规模新能源电力能源顺利、充分消纳,实现新能源市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建议加大绿电平台建设、加快能源外送通道建设、完善政策支持降低用电成本,并加强对制造企业的新能源发展支持,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防止行业风险。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安伟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董事长陈安伟建议,应根据地方特点合理规划和开发分布式新能源,全面推进与地方发展和能源系统的协调,确保高质量和可持续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此外,陈安伟还提出完善分布式新能源交易的市场机制和价格体系,平衡各方利益,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社会效率和资源配置的优化,为能源安全保供提供有力支持。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代表强调,将农村的能源优势与清洁能源建设结合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赵会杰提到,利用农村地区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不仅有助于实现碳减排目标,也是促进乡村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的重要途径。她建议,加速完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清洁能源的发展为动力,促进乡村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党组书记兼省铁路办主任吴永宏建议,国家需明确责任主体,打破体制壁垒,完善全生命周期支持政策,并加快制定“交通+能源”战略规划和技术标准,促进交通与能源深度融合,推动绿色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建议,为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构建一个由主导企业带动的生态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间合作。这需要工信部出台长期发展规划,通过有效管理和合作机制,增强产业内凝聚力。同时,推进光伏与储能的融合,解决电网消纳问题,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完善,提高储能利用效率。
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聚焦光伏与设施农业融合发展,提出解决土地资源紧张问题,建议政府多部门协作,出台政策扶持设施农业光伏发展,改善农村电网设施,支持小规模农光项目接入,同时提出加快建立户用光伏参与绿证绿电市场机制的建议。此外,他提议加快完善绿证和绿电市场机制,优化分布式光伏电站参与市场的政策环境,确保光伏行业健康发展。
分布式光伏发展迅速,但存在规划和开发的不足,如超预期的装机规模和安全风险。全国政协委员、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二级顾问冷俊对此提出建议,要求进一步规范开发模式,统筹源网荷储规划,确保建设和政策顺利衔接。同时,提升电网安全管理,健全标准和监管机制,鼓励储能配建和电力市场化,以保障分布式光伏的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刘国跃指出,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对于加速能源产业投资、升级产业结构以及激发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刘国跃委员建议,加速多元供给体系建设,夯实基础保障,培育系统发展新形态,创新模式保障,推动体制机制革新,筑牢制度保障,加速源网荷储科技创新,强化技术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锦开强调,发展电力期货市场有利于有效管理价格波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促进新能源产业投资,以及支持传统能源行业的稳健转型,服务绿色发展。建议包括加强全国电力市场的顶层设计、优化电力市场规则,并提出广东省作为先行示范区,先期探索电力期货交易,旨在总结经验,推广至全国,支持高质量发展及中国式现代化。
全国人大代表刘勇提出,加快建设数智化电网,提高其气候适应能力和安全性。建议包括增强电网建设支持,加快特高压项目建设,提升电网资源配置能力;提高配电网建设标准,加快智能化改造,提升防灾能力;政府主导技术创新和制定标准。同时,推动新能源发展,指导合理安排新能源规模,支持储能设施,完善电力市场,确保新能源平等参与电网运营,提升电网管理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孟振平建议,为提升城中村供电服务质量,应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有力主导、供电企业深度参与、社会各方有效协同”的城中村供用电改造共建共治模式,完善联合规划、出资、改造长效机制。同时,强化城中村改造顶层规划设计,促进城中村配套电网规划和市政规划建设有效衔接;强调加快现代化农村电网建设,提升对分布式新能源的承载和响应能力,以支持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和绿色发展。
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福建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阮前途提出以下建议:加快省级示范区建设,强化协调;发展数智化电网,提高调节能力;支持优质抽水蓄能项目,平衡供需;完善评价体系和技术标准,促进新能源市场化。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针对构建以抽水蓄能、新型储能为主,电动汽车等其他多种储能形式为辅的综合性储能系统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驱动力度,集中精力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大规模开工建设抽水蓄能项目。二是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新型储能发展,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储能业务,用市场化机制解决储能面临的问题。三是加快研究制定电动汽车参与电网储能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关注点聚焦到绿电交易,建议建立电网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完善绿色电力交易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指出,目前我国在控制碳排放的法律法规方面存在不足,建议通过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来加强法律体系,集中既有规定,形成完整的碳减排法律体系。他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框架应重视低碳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推荐设立专项资金和提供税收激励等措施,以支持低碳技术研究和创新成果的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建议,应加快碳排放监测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抓紧研制火电碳监测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加快推进碳排放国际标准,鼓励龙头企业发挥技术和产业优势,积极主导制定碳排放国际标准。建立和完善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体系,以加强碳排放双控能力,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随着全球加速迈向碳中和时代,打破中国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是关键所在。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提出建议:一、加快建立制造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推动国际衔接与互认。二、支持打造绿色数字化供应链系统,实现供应链内协同联通。三、探索建立绿色电力全国交易机制,促进链主企业引领供应链绿色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生龙建议要出台专门制度为认购碳汇责任适用提供保障,及时总结地方认购碳汇责任适用经验,尽早出台认购碳汇责任适用的专门制度,完善认购碳汇替代修复生态环境司法规则体系。要明确认购碳汇责任适用顺位,厘清认购碳汇与其他侵权责任的关系。要加强认购碳汇责任适用技术支持保障,联合碳汇管理、交易及技术服务等部门,探索开设认购碳汇司法专用通道,加大碳汇产品司法认购技术支持和保障。
04
行业动态
024年3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7亿千瓦,同比增长14.7%。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5亿千瓦,同比增长56.9%;风电装机容量约4.5亿千瓦,同比增长21.3%。1-2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761亿元,同比增长8.3%。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27亿元,同比增长2.3%。
2024年3月11日,中国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新能源项目—华电天山北麓戈壁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开工建设。项目采用先进技术装备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高质量开展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生态修复,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实现新能源与生态融合发展、友好发展。项目投产后,年节约标煤超过48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1200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对实现清洁能源替代、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项目装机容量610万千瓦,其中,风电420万千瓦、光伏180万千瓦、光热10万千瓦,配套建设120万千瓦/480万千瓦时的电化学储能装置。
2024年3月20日,SEMI SCC(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半导体气候联盟)& ECOPV(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联合举办第二届“SEMI SCC 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聚焦碳中和战略与实践、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产业链协同与合作等核心议题,汇聚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分享宝贵的行业经验和前瞻性的见解,共同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引领产业走向绿色未来。会上对全球及中国光伏市场进行了回顾及展望,分享了绿色供应链减碳趋势及光伏绿色发展的标准化之路,并进行了SEMI SCC & ECOPV合作联盟成立揭牌仪式。联盟旨在致力于光伏绿色发展,技术赋能、经验分享和生态共享。

2024年3月,中国建筑和韩国SK Ecoplant以联合体形式,与埃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局、埃及输电公司、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管理局及埃及主权基金签署一项大规模氢能合作。这一跨国合作,不仅为中国新能源行业厂商提供了商机,也有助于推动埃及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设备制造的重要基地,其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电池存储系统以及制氢设备等领域的成熟技术和卓越品质,正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若本次项目合作能够落地,将成为中国建筑从传统建筑行业向可再生能源和未来能源行业华丽转型的首个重大标志性项目。

2024年3月27日,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助力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绿氢技术与氢电协同发展”专题论坛在2024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召开。论坛上,中国氢能联盟发布“氢能领跑者行动”最新成果,国家能源集团氢能公司、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研发的“一站式海上绿色氢醇氨生产作业系统”获中国船级社(CCS)颁发原则性认可(AIP)证书。本次氢能展搭建绿色氢能制储输用创新融合发展的展示舞台,赋能绿色氢能产业生态、加速全球多边合作,以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厚植氢能新质生产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2024年3月1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氢能产业发展咨询中心联合行业咨询机构能景研究在京举办“2024氢基能源绿色发展论坛”,并发布《2024全球氢能产业展望报告》,对全球氢能行业发展概况,中国氢能政策概况,以及中国氢能产业规模进展及趋势进行了深度分析和研判。会议指出,亟需着力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不断培育新产品、新业态,为能源体系绿色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05
国际局势
2024年3月20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地平线欧洲战略计划(2025-2027)》,为2025-2027年的研究和创新制定战略方向并提供资金,将聚焦绿色转型,数字化转型,以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数字化转型和人口老龄化等关键挑战。该战略计划制定了三大关键战略方向:1.绿色转型;2.数字化转型;3.建设一个更有弹性、竞争力、包容性和民主的欧洲。该计划指出,未来欧洲的绿色转型技术创新应主要集中在能源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食品加工和农业和建筑业等领域,同时需要加快对清洁能源技术的专利申请活动,特别是在可再生氢和海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2024年3月25日,美国宣布为20多个州的33个项目提供高达60亿美元的资金部署工业碳减排项目,旨在促进能源密集型行业脱碳,减少工业温室气体排放,振兴工业社区,同时提高国家制造业竞争力。项目作为美国能源部清洁能源示范办公室(OCED)管理的工业示范计划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工业脱碳投资,投资重点将关注脱碳技术影响最大、温室气体排放最高的行业,助力加速新兴工业脱碳技术的商业规模示范,从而实现气候目标。
2024年3月19日,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排放部宣布投资173万英镑用以支持英国创新者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以帮助减少碳排放、加速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此次资助的项目集中在电力的生产输送与分配、交通脱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土地利用三个领域的8个项目。
2024年3月13日,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公布了2025财年联邦研发预算,宣布投入2020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20亿美元)用于科学技术创新,以实现公平健康、气候应对、维持全球安全稳定、人工智能应用和风险管理等愿景。美国2025财年研发预算将重点关注安全、可靠、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及应对气候危机和环境影响等事项,支持国家实验室和大学的前沿研究,世界一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以及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新技术的研发创新与部署。
2024年3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地表温度、海洋热量和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极海冰面积和冰川消融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纪录,同时也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45摄氏度(±0.12摄氏度) 。数据显示,2023年,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在2022年创纪录的水平上继续上升,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比工业化前水平高50%。
2024年3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研究与创新:挑战、机遇和前进道路》报告,确定了欧盟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和实现气候中和的研究与创新(R&I)领域,分析了突破性与颠覆性的碳去除技术、气候变化减缓通用技术面临的挑战,并为欧盟未来气候中和R&I议程的设计提供了建议。报告的主要内容分为气候中和的解决方案景观、气候中和的R&I领域、气候中和突破性与颠覆性技术面临的挑战、将气候变化减缓方法的系统相互作用纳入R&I议程的制定和加强欧盟在国际论坛的参与度以促进突破性解决方案的快速发展和传播四大方面。
2024年3月,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世界能源转型展望:跟踪COP28成果—到2030年实现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加三倍》简报。该报告围绕COP28提出的能源转型目标,梳理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的现状及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简报指出,当前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增长速度仍未达到既定目标,亟需通过支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制定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政策和法规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系统性变革来推进目标的实现。
2024年3月1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首份《清洁能源市场监测》报告。报告提出,2023年全球清洁能源部署达到新高,相比于2022年,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分别增长85%和60%,新增产能达到近540吉瓦,其中中国太阳能光伏新增容量占全球增量的80%以上;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近60%,陆上风电项目贡献了全球风电增长的85%以上,海上风电增长较缓,其中中国风电装机容量比起2022年几乎翻番,占全球风电扩张的60%以上。
2024年3月,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全球甲烷追踪2024》报告。该报告使用了来自卫星和地面甲烷监测的最新数据,提供了整个能源行业甲烷排放量的最新估算,并总结了减少这些甲烷排放的成本和机会。同时,报告还跟踪了目前各方甲烷减排承诺和政策的具体进展与实施情况,并首次涵盖了实现甲烷减排所需的投资分析,以及这些减排措施能带来的潜在收益。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近1.2亿吨的甲烷排放量与化石燃料有关,与2022年相比略有增加;目前甲烷排放量仍然过高,难以实现全球气候目标,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控制甲烷排放。
2024年3月13日,英国上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题为《继续推进长时储能》的报告。该报告强烈建议政府必须迅速采取行动,确保储能技术能够及时扩大规模,在电力系统脱碳和确保2035年能源安全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报告指出,长期储能技术的运用能够缓解电网拥堵问题,进而降低电力成本,并使更多低价的可再生能源融入系统之中。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推动对长期储能技术的投资,并构建战略储备。
06
模型研究

作者:Jingbo Sun, Yang Wang, Yuan He, Wenrui Cui, Qingchen Chao, Baoguo Shan, Zheng Wang, Xiaofan Yang

来源:Applied Energy

主要内容:本研究基于 2000~2021 年的高分辨率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数据集,构建强度-区域-持续时间分析模型,揭示了全国范围内低效风光风险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提出了评估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开发可持续性的综合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低效风光资源风险事件具有显著季节性变化和空间差异。研究结果对于提高风光资源利用率、降低风光发电能源安全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为未来中国风光电场选址与地区可再生能源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Philbert Mperejekuman, Lei Shen, Shuai Zhong, Fabien Muhirwa, Mohamed S. Gaballah, Jean Marie Vianney Nsigayehe

来源: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主要内容:本研究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分析了东非共同体5个国家(布隆迪、肯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卢旺达和坦桑尼亚)的水-能源-粮食-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相互依赖关系;其次,进一步考虑气候变化适应,制定了将气候变化适应成功纳入水-能源-粮食-环境关系的框架,为实现东非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和实践建议。研究结果表示,在水-能源-粮食-环境关系中,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的实施将促进经济发展,从而推动东非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Da Zhang, Ziheng Zhu, Shi Chen, Chongyu Zhang, Xi Lu, Xiliang Zhang, Xiaoye Zhang, Michael R. Davidson

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

主要内容:本研究首次开发了具有高时空精度的可再生能源布局与电力系统优化模型(Renewable Energy Siting and Power-system Optimization Model, RESPO),并使用该模型研究了中国未来长期碳中和目标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布局优化,设计了涵盖不同风电光伏投资成本、储能建设成本、跨省传输线路建设成本、火力发电灵活性、电力系统负排放目标、土地利用政策严格程度和模型时空分辨率假设的34组情景进行分析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2060年度电力需求为15.4万亿度的假设下,中国需要分别部署20亿~40亿千瓦的风电和光伏装机,同时应重视发展储能系统和扩大特高压跨省传输网络。

作者:Yuping Bai, Xin Xuan, Yiwei Wang, Chuyao Weng, Xiankai Huang, Xiangzheng Deng

来源: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主要内容:本研究建立了水-土地-食品-温室气体 (WLFG) 关系,以描绘与食品贸易相关的虚拟水、虚拟土地和具体温室气体转移,考虑到中国的三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将环境扩展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与Penman-Monteith方程、作物系数法、IPCC系数法相结合,进一步探讨垃圾填埋气耦合协调关系,并提出垃圾填埋气协同优化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作物需水量和农业温室气体之间的来源结构相似,虚拟水、土地和具体温室气体流量与粮食贸易模式相关。本研究对于农业资源要素协调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Yuping Bai, Xin Xuan, Yiwei Wang, Chuyao Weng, Xiankai Huang, Xiangzheng DengLuo Xu, Kairui Feng, Ning Lin, A.T.D. Perera, H. Vincent Poor, Le Xie, Chuanyi Ji, X. Andy Sun, Qinglai Guo & Mark O’Malley

来源:Nature review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主要内容:本文基于过去六年美国遭受热带气旋引起的高时空精度电力中断的历史数据集,深入探讨了极端气候事件对电力系统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从集中式系统向分布式微电网的转变,可在极端气候情况下通过增加拓扑灵活性来提升系统韧性。文章特别强调了几项可能助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并实现净零目标的前沿技术和模型,包括形成微电网的逆变器、分布式能源存储、跨部门互操作性、分布式优化以及气候-能源综合模型。文章同时强调,要实现气候韧性,必须加大努力整合气候、天气与能源系统模型,并将这种综合模型应用于支持基础设施规划、实时运营和恢复工作。

07
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活动&成果
2024年3月22日,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围绕“提高水安全保障:气候变化下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主题举办第七期学术沙龙暨CIDEG学术沙龙第192期,并发布同主题专家观点文章。沙龙邀请到数位专家学者开展访谈对话,旨在通过分享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对水资源的影响、极端气候下的水危机、水-能协同的绿色转型发展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探究如何在绿色低碳发展进程中高效保障水安全,以及如何通过更高效的水管理和政策间纽带关系去应对气候变化。
2024年3月15日,CEMF 支持了2024 GCAM-China-v6 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开源发布会的举办。发布会上,研究团队系统介绍了2024 GCAM-China-v6综合评估模型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主要功能以及学习资源,来自国内十余所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众多专家学者出席,共同探讨了模型的功能、改进以及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旨在为全面分析中国自然环境气候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能源系统之间影响提供重要的基础研究和决策支撑工具。
2024年3月11日至15日,CEMF项目主任高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与“碳中和”进程国际研讨会并发表演讲。此次研讨会以“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国际‘碳中和’多边进程研究现状及未来路径”为主题,涉及全球气候变化政策、净零排放研究、多国零碳政策、行业能源转型路径等多个领域。作为欧盟地平线2020框架计划中“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零碳行动”研究课题组的年度研讨会之一,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相关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聚力寻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低碳能源转型的创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