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出版物 > 订阅信息

关注 CEMF 网站

订阅 CEMF 简报
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
简报
20247月期
总第23
01
中央决策
1、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2、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
3、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甲烷管控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4、国家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
5、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
6、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7、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五部门联合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02
行业动态
1、国家能源集团首例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建成中交
2、中国石油签约70万千瓦光伏制氢项目
3、阳光电源签约容量高达7.8GWh的全球最大储能项目
4、中国石化正式启动“万站沐光”行动,拟新建10000座光伏站点
5、南方电网投资1953亿元,推进电网设备大规模更新
6、国开行上半年发放1541亿元贷款,支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7、部分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目标、规划
8、重要行业报告
03
国际局势
1、欧盟拟在COP29力推淘汰化石能源
2、美国能源部批准在加州投资126亿美元建设氢能中心
3、德国斥资46亿欧元助力23个氢能项目
4、西班牙为7项可再生氢工业技术拨款7.94亿欧元
5、西班牙批准8亿欧元补贴652MW电解绿色氢项目
04
模型研究
1、Targeting net-zero emissions while advancing oth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in China(中国在实现净零排放的同时,推进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
2、The enduring world forest carbon sink(全球高地树木木质表面对大气甲烷的吸收)
3、The enduring world forest carbon sink(持久的全球森林碳汇)
4、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the Extreme Power Shortage Events of Wind-Solar Supply Systems Worldwide during 1980-2022(气候变化对1980—2022年全球风能-太阳能供电系统极端缺电事件的影响)
4、Climate beliefs, climate technologies and transformation pathways: Contextualizing public perceptions in 22 countries(气候信念、气候技术和转型路径:22个国家的公众认知背景)
01
中央决策
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决定》指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决定》提出了关于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如“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等。
2024年7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对标天然气发电机组碳排放水平,明确分阶段推进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的主要目标;综合国内国际成熟技术方案,提出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3种煤电低碳发电技术路线,并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的项目布局、机组条件、降碳效果等作出具体要求。《行动方案》指出,到2025年,首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全部开工,转化应用一批煤电低碳发电技术;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2023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20%左右、显著低于现役先进煤电机组碳排放水平,为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探索有益经验。同时,明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强化政策支撑保障、优化电网运行调度、加强技术创新应用等4方面保障措施。
2024年7月2日,生态环境部对《关于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甲烷管控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在煤炭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畜禽养殖、生活垃圾填埋以及污水处理等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甲烷排放评价,对提高重点行业甲烷排放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开展甲烷MRV体系建设,拟对甲烷排放核算标准进行集中修订,《通知》提出国家或地方颁布新的甲烷排放核算方法标准后,从其规定,与甲烷MRV体系的核算要求做好衔接。
2024年7月9日,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对光伏产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规范和要求,旨在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规范条件》按照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控制总量、鼓励创新、支持应用等原则制定,并提出,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光伏制造企业申报符合规范名单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应低于上一年实际产能的50%。此外,还进一步明确了光伏制造项目电耗要求、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企业及项目产品工艺技术要求等。
2024年6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根据通知要求,本次推荐技术应为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的相关技术,并具备显著的节能降碳和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效果,能够有效提升相关行业的绿色化水平。鼓励各有关部门、各行业协会和中央企业积极推动《推广目录》内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等平台作用,组织开展“绿色技术服务企业”等绿色技术成果推介活动,推进绿色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对符合条件的、应用《推广目录》内绿色技术进行升级改造的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将予以积极支持;鼓励金融机构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加强对《推广目录》内绿色技术的融资支持。
2024年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明确了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目标,部署了完善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严格新上项目能效水效要求、推进存量项目节能降碳改造、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广应用节能技术装备等重点任务,围绕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节能节水标准体系、强化综合政策支持、加快技术创新引领等方面加强政策保障,并对组织领导、项目实施、监督管理、宣传引导等提出工作要求。《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布局更加合理,整体上架率不低于60%,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5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10%,平均单位算力能效和碳效显著提高。到2030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单位算力能效和碳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北方采暖地区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余热利用率明显提升。
2024年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旨在深入推进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支撑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行业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达到25%以上;2024年至2025年,形成节能量约2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650万吨;到2030年底,电解铝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和碳排放明显下降,可再生能源使用进一步提升,节能降碳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计划》从优化产业布局和产能调控、大力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实施非化石能源替代、推动产业链协同绿色发展、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五个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并提出了强化激励约束、加大政策支持、推进标准提升、加快技术创新四方面政策保障措施。
02
行业动态
2024年6月28日,由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宁夏分公司建设的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一期项目清水营制氢厂建成中交,该厂是国家能源集团首例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所制氢气专供煤化工项目作为原料补充氢气,实现绿氢与煤化工产业耦合示范应用。作为首例“绿氢制储运加用一体化”全产业链商业化示范项目和首例绿氢耦合煤化工示范项目——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一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厂总制氢规模为15000标方/小时,采用光伏直流电解水制氢技术,设置16台(15开1备)碱性电解槽,设计年产量为3080吨。投运后,所制氢气纯化至99.999%后缓存加压并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化工项目氢气管网,作为原料补充氢气使用,从而推动当地煤化工产业灰氢转绿、以氢换煤、绿氢消碳,促进现代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项目平均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3.64万吨,运营期25年二氧化碳减排量约为2091万吨。
2024年7月11日,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人民政府携手,共同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米东区建设一座点对点供电70MW的光伏制氢项目,主要建设70万千瓦光伏发电及附属设施,所发绿电输送到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配套建设的2万吨/年绿氢制氢装置,所制取的绿氢将输送给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用于替代天然气制氢,预计每年可节省天然气1亿立方米。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发绿电10.13亿千瓦时,节约标煤30.9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11万吨,折算标油21.66万吨。
2024年7月15日,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容量高达7.8GWh。该项目分别位于沙特的Najran、Madaya和Khamis Mushait地区三个站点,2024年下半年开始交付,2025年全容量并网运行,实现超15年长寿命周期运营,将有效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持续推动沙特“2030愿景”实现。该项目体量庞大、交期紧迫、调度管理复杂、电网支撑及运维要求高,为此,阳光电源将部署1500余套PowerTitan2.0液冷储能系统,采用AC存储一体化设计,能量密度高,帮助客户节省55%的用地面积;设备出厂前即可完成预安装、预调试,到站即并网,同时依托智能制造能力及全球化销服体系,满足项目极速交付需求;另外,通过智能EMS、BMS系统,确保从电芯到PACK到系统,再到储能电站的高效安全运行。建设期间,阳光电源还将开展系统仿真工作,进行场站级电网HL实验,模拟本地电网实际情况,验证场级策略一致性,确保储能系统安全、稳定。

2024年7月19日,中国石化官宣,已正式部署开展“万站沐光”行动,持续推动光伏发电业务高质量发展。按照规划,到2027年,中国石化将在油气矿区、石油石化工业园区及加油站等建设光伏站点1万座左右,从布局集中式光伏发电等6方面支持培育光伏发电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拓展光伏发电应用场景,促进光伏发电高质量跃升发展,推动新能源与传统油气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根据规划,中国石化还将强化光伏发电系统建设运行质量管控,建立光伏组件入库抽检机制、光伏电站系统效率验收制度,持续开展光伏电站运行管控,把控光伏组件入库质量和光伏电站运行综合指标,提升光伏电站发电水平。这意味着未来,光伏将更多被应用于中国石化的生产与服务场景中。

2024年7月15日,最新消息称,南方电网正全面推进电网设备大规模更新,预计2024年至2027年,大规模设备更新投资规模将达到1953亿元。其中,2024年年中将增加投资40亿元,全年投资规模达到404亿元,力争到2027年实现电网设备更新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52%。本轮电网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将重点聚焦电网本质安全提升、防灾减灾建设、数字电网提升、节能增效提升、绿色环保升级五个方向。节能增效提升方面,南方电网公司将在2025年全面淘汰S7(含S8)型,以及运行年限超25年且能效达不到准入水平的配电变压器,力争到2027年,设备装备能效水平比2023年提高1倍。同时,推动电网绿色转型,确保公司资源回收利用率、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

2024年7月9日,据国家开发银行消息,今年上半年,国家开发银行向电力、油气等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发放贷款1541亿元,重点支持新型电力系统,以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地区为重点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油气“全国一张网”织网组网,以及能源储备等领域发展,助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6月28日,宁夏分行支持的国能灵绍直流配套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一期100万千瓦成功并网发电,茫茫沙漠中的“光伏蓝海”,将西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绿色电能,源源不断送往东部。项目充分利用宁夏灵武煤矿沉陷区土地资源,实现了矿区“光伏+生态”综合治理。预计年底前,该项目将实现全容量投入运营,每年可为浙江提供清洁电能34亿千瓦时。同样传来好消息的,还有宁夏分行支持的自治区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日前,牛首山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工程正式开工,该电站依黄河而建,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将有效提升宁夏清洁能源并网消纳能力,带动自治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2024年7月22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4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过去一年,阿里巴巴集团自身运营净碳排放和价值链碳强度继续实现“双降”,平台生态减排实现显著提升;将科技创新力量以及平台能力服务于无障碍、医疗、乡村、适老化等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医疗AI胰腺癌早筛项目落地、高德轮椅导航持续扩城、乡村特派员深入更多县域助力乡村建设;并深化了公司ESG治理架构。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实现自身运营中的减排量达到232.0万吨,相比上一财年显著提升63.5%;清洁电力使用比例达到39.0%。价值链排放强度下降到8.1吨每百万元营收,同比降低7.0%。

2024年7月11日,亚马逊发布《亚马逊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在今年的报告中,亚马逊宣布在2023年达成了一个重要里程碑——亚马逊全球运营所使用的电能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匹配,相较于原计划提前七年达成目标。亚马逊在减少运输和配送车队碳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全球有超过24000辆电动货车已投入运营。亚马逊表示,将持续创新并投资新的解决方案,减少包装并优先使用可回收材料,同时确保订单完好无损地送达客户手中。在北美,亚马逊最近宣布已经使用纸质填充物替代了包裹中95%的塑料填充袋,并力争在年底前实现完全取代。此外,通过气候宣言基金,亚马逊投资了26家气候领域的初创公司,并推动来自45个国家的逾500家公司加入了《气候宣言》。

2024年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4》。报告重点反映了2023年电力消费、电力生产与供需、电力投资与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电力市场建设、电力安全与可靠性、电力低碳环保、电力企业发展与经营、国际电力发展与合作、电力标准化、科技与数字化等领域的情况,并展望了2024年及中长期电力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合计完成投资15502亿元,同比增长24.7%。全国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0225亿元,同比增长37.7%,占电力投资比重的66.0%。其中,水电投资1029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中抽水蓄能投资同比增长40%,占水电投资比重46.7%);火电投资1124亿元,同比增长25.6%;核电1003亿元,同比增长27.7%;风电投资2753亿元,同比增长36.9%;太阳能发电完成4316亿元,同比增长50.7%。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同比增长39.2%,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89.2%,电源投资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03
国际局势
2024年7月13日,根据路透社获得的一份欧盟谈判立场草案,欧盟将在今年的COP29气候峰会上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这些国家兑现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承诺。这份草案可能会在欧盟国家在今年10月最终确定之前进行修改,而欧盟希望在COP29大会上就新的全球气候资金目标达成协议。然而,这表明欧盟委员会还将在会上提出其他要求,包括世界各国通过履行去年在迪拜举办的COP28峰会上达成的“从化石燃料转型”的协议,大幅加大减排力度。草案指出,所有国家都应制定新的国家气候承诺,“与1.5°C目标和在迪拜达成的能源转型目标保持一致,特别是逐步摆脱化石燃料,同时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容量增加两倍,并将年度能源效率提高一倍”。
2024年7月17日,美国能源部(DOE)宣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该协议将投入高达126亿美元的资金,在加利福尼亚州建设一个清洁、可再生的氢能中心。这一举措标志着美国在实现清洁能源经济和工业脱碳目标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为加州乃至全美的氢能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根据美国能源部与加州可再生清洁氢能源系统联盟(ARCHES)签署的协议,这一氢能中心将成为全美首个正式获得联邦资金支持的氢能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建立一个清洁、可再生的氢气生产基地网络,减少加州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公共交通、重型卡车和港口运营等领域的脱碳进程。预计该氢能中心每年将助力减少200万吨的碳排放,相当于44.5万辆汽油燃料汽车的年排放量。
2024年7月15日,根据欧洲共同利益重要项目(IPCEI)计划,德国联邦与州政府已向23个氢能项目拨款46亿欧元资金,旨在全面推动绿氢的生产、储存与运输能力的发展。此次资助覆盖了氢能产业的整条价值链,包含生产端建设总电解槽容量高达1.4吉瓦的可再生能源制氢设施,储存端部署总储存容量达370千兆瓦时的创新储氢方案,运输端建设长达2000公里的氢气运输管道,并使用液态有机氢运输船(LOHC)技术,预计每年可运输约1800吨氢气。
2024年7月22日,西班牙政府拨款7.94亿欧元用于IPCEI Hy2Use的七项可再生氢工业技术和集群项目。它们将额外增加652MW的电解能力,由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提供动力,并在其使用寿命内动员超过60亿欧元的投资。这囊括了五个氢谷和两个创新的工业应用,由欧盟委员会在安达卢西亚、阿拉贡、阿斯图里亚斯、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巴斯克地区和穆尔西亚地区选择。同时,政府增加了对可再生氢的承诺,以取代化石能源,消除工业、重型运输和其他难以脱碳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
2024年7月9日,西班牙能源部长Teresa Ribera表示,西班牙政府已经批准了价值近8亿欧元(8.57亿美元)的大型绿色氢项目补贴。西班牙正力争成为欧洲绿色氢能领域的领导者——利用可再生电力生产氢,利用其丰富的阳光和风能生产清洁电力。Ribera告诉记者,总计7.94亿欧元的补贴将用于欧盟委员会认为具有区域价值的、靠近终端消费者的7个绿色氢生产项目,支持的总电解能力为652MW。这些项目在其生命周期内将刺激超过60亿欧元的投资。
04
模型研究

作者:Shu Zhang, Wenying Chen, Qiang Zhang, Volker Krey, Edward Byers, Peter Rafaj, Binh Nguyen, Muhammad Awais & Keywan Riahi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主要内容:全球净零排放转型对能源、食品、水和空气质量的关系有深远影响,同时应对其他环境挑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所有国家的政策追求。该研究建立了一套多模型集成框架,实现了国家级能源模型China TIMES 2.0、省区级能源模型China-TIMES-30PE与土地利用模型GLOBIOM-G4M、水资源管理模型CWatM、空气质量模型GAINS-Asia的连接,综合考虑了气候和能源政策、可持续发展措施和气候反馈,探究了与环境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研究表明,中国未来的净零转型可以在2030年前显著提高可再生能源、空气质量和森林覆盖率,到2050年更多的协同效益将来自化石燃料的快速淘汰。但仅靠协同效益不足以实现能—粮—水—空气质量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未能推进可持续发展努力可能会对稳定的能源和粮食供应构成风险。各部门需要进一步强化可持续性措施和政策,以确保在实现净零目标的同时,在其他可持续发展政策领域取得进展。

作者:Vincent Gauci, Sunitha Rao Pangala, Alexander Shenkin, Josep Barba, David Bastviken, Viviane Figueiredo, Carla Gomez, Alex Enrich-Prast, Emma Sayer, Tainá Stauffer, Bertie Welch, Dafydd Elias, Niall McNamara, Myles Allen & Yadvinder Malhi

来源:Nature

主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对全球不同地区的树木进行广泛的研究,发现即使是在非水淹土壤上生长的树木也能从大气中吸收甲烷。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树木每年可吸收约25至50百万吨的甲烷,这一数值与土壤吸收甲烷的数量相似,这意味着树木除了作为碳汇之外,还能额外提供7%至12%的气候调节作用。该研究强调,尽管减少全球碳排放仍然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但树木吸收甲烷的能力为自然气候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例如,通过选择特别擅长吸收甲烷的树木种类或将特定微生物引入树皮,可以提高树木的甲烷吸收效率。此外,保护现有森林和实施合理的重新造林计划也有助于增加大气甲烷的吸收量。这一发现不仅强化了森林在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也为未来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

作者:Yude Pan, Richard A. Birdsey, Oliver L. Phillips, Richard A. Houghton, Jingyun Fang, Pekka E. Kauppi, Heather Keith, Werner A. Kurz, Akihiko Ito, Simon L. Lewis, Gert-Jan Nabuurs, Anatoly Shvidenko, Shoji Hashimoto, Bas Lerink, Dmitry Schepaschenko, Andrea Castanho & Daniel Murdiyarso

来源:Nature

主要内容:本研究团队构建了来自北方、温带和热带生物群落1990年至2019年的全球森林原位清查测量记录,并辅以长期生态系统监测点的高质量数据,结合国家森林清查和其他类型的土地调查中基于遥感的森林面积估算,以评估全球森林碳汇的近期规模、趋势、影响因素和位置,并揭示了不同生物群落碳汇变化的详细情况。研究方法包括大气CO2观测和反演模型、动态全球植被模型(dgvm)和质量平衡评估。研究发现,全球森林的碳汇是稳定的,但在不同生物群落层面出现了显著变化;全球陆地碳汇增加,这意味着非林地碳汇增加;全球森林碳汇几乎相当于化石燃料排放量的一半,但其中三分之二的效果被热带森林砍伐所抵消。研究强调,为了保护和增强森林碳汇,需要制定土地管理政策,限制森林砍伐,促进森林恢复,并改进木材采伐实践。

作者:Dongsheng Zheng, Dan Tong, Steven J. Davis, Yue Qin, Yang Liu, Ruochong Xu, Jin Yang, Xizhe Yan, Guannan Geng, Huizheng Che & Qiang Zhang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主要内容:本研究定义了两类极端电力短缺事件,即长时极端短缺事件(电力缺口持续超过100小时)和低可靠性极端短缺事件(电力缺口超过30%且持续12小时以上),并进一步设计了三个指标表征极端电力短缺事件的变化趋势——出现频次、持续时长和强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本世纪中叶电力系统风光渗透率目标下1980-2022年间全球风光系统潜在极端电力短缺事件的历史变化趋势,系统揭示了风光发电系统极端电力短缺事件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气候变化背景下1980–2022年全球极端电力短缺事件持续增加;在二十年时间尺度上,2000年之后全球极端电力短缺事件显著高于2000年以前;极低风速和极低太阳辐射的增加可能推动了极端电力短缺事件的增长。研究成果为加强未来高比例风光能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资源部署,提高极端气候风险下的电力系统韧性与安全保障水平提供了科学支撑。

作者:Livia Fritz, Chad M. Baum, Elina Brutschin, Sean Low, Benjamin K. Sovacool

来源: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主要内容:本研究基于44个焦点小组的定性数据,并结合在22个国家(n = 超过22,000名参与者)进行的调查,探讨了气候变化信念和气候行动态度在形成公众对碳移除和太阳辐射调节方法看法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各国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个人伤害感知程度不同,以及气候担忧程度不同,都预示着对这些技术的支持程度。除了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本身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解之外,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所需采取的行动范围和方式也有不同的看法。公众在反思这些气候技术对气候行动的潜在贡献时,表现出各种矛盾;此外,公众的看法植根于三种更广泛的转型路径叙事中,每种叙事都反映了不同的责任观念:(i)以行为改变为中心的路径,(ii)自上而下、以工业为中心的路径,以及(iii)以技术为中心的路径。结果表明,对研究的气候技术部署的支持取决于它们是否与可信的全系统脱碳努力相结合,以及它们是否能够有效应对各种感知到的气候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