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CEMF 网站 |
订阅 CEMF 简报 |
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
简报
|
2023年7月期
总第10期
|
01 |
国际局势
1、G20能源部长会议发布氢能源指导方针
2、欧盟宣布拨款36亿欧元投资清洁技术项目
3、欧盟和乌拉圭加强可再生能源和氢能合作
4、德国发布国家氢能战略
|
02 |
中央决策
1、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2、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和《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等
3、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
4、生态环境部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5、生态环境部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四次国家信息通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三次两年更新报告》
|
03 |
地方行动
1、七月部分市级单位发布的实施意见和达峰方案
2、七月部分省市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
|
04 |
行业动态
1、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厄尔尼诺将再现
2、国际能源署发布《全球电力市场最新报告:展望2023和2024年》
3、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
4、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和《2023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5、能源转型委员会发布《能源转型的材料和资源需求报告》
6、部分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目标、规划
|
05 |
模型研究
1、Assessing the roles of efficient market versus regulatory capture in China’s power market reform(评估有效市场与监管俘获在中国电力市场改革中的作用)
2、Carbon mitigation potential afforded by rooftop photovoltaic in China(中国屋顶光伏的碳减排潜力)
3、Enhanced food system efficiency is the key to China’s 2060 carbon neutrality target(粮食系统增效是中国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4、Uncertainty in non-CO2 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 contributes to ambiguity in global climate policy feasibility(非CO2温室气体减排的不确定性导致全球气候政策可行性的模糊性)
5、Measurement and spatio-temporal transfer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al sources in China: A food trade perspective(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测量和时空转移:食品贸易视角)
|
01 |
国际局势
2023年7月22日,二十国集团(G20)能源部长会议在印度果阿邦召开,会上发布并通过了关于碳和可再生氢的五项自愿原则,鼓励在制定国家标准和全球统一的低碳和可再生氢认证方面进行合作。这些原则促进清洁氢和氨等衍生物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情况下自由贸易,加快技术创新,调动资金,支持信息共享。由于部分产油国反对,参会国未能就逐步削减化石燃料达成共识。
2023年7月13日,欧盟委员会做出最终决定,宣布通过创新基金向41个大型清洁技术项目投资36亿欧元,这些项目以REPowerEU计划和逐步停止欧洲从俄罗斯进口化石燃料为重点,涵盖水泥、钢铁、先进生物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风能和太阳能、可再生氢及其衍生物等行业。欧盟强调,这些项目将在2030年前全部投入运营,并有可能在运营的头10年内减少2.2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2023年7月18日,欧盟委员会和乌拉圭于布鲁塞尔举行EU-CELAC峰会并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同意以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可再生氢为重点加强合作,潜在合作领域包括审查和深化促进能源效率的行动和政策,以及就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氢及衍生物的政策进行信息共享交流,为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共同努力。
2023年7月26日,德国政府通过新版《国家氢能战略》。新版战略计划到2030年进一步提升在氢能技术的领先地位,产品供应将覆盖从生产到各类应用的氢能技术全价值链,氢能需求量达到130太瓦时(TWh),电解氢能力的目标提高一倍,从5吉瓦(GW)提高到至少10吉瓦(GW)。此外,计划在2027/2028年前改造和新建超过1800公里的氢气管道,建立高效的氢能基础设施。
|
|
02 |
中央决策
2023年7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减碳技术和服务,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等领域投资力度,参与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参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参与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
2023年7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会议指出,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同时,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23年7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乡村振兴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农村电网网架结构将更加坚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初见成效;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稳步提高,东部地区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户均配变容量分别不低于99.94%、99.9%、3.5千伏安,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不低于99.85%、99.2%、2.3千伏安,各地结合实际差异化制定本区域发展目标;农村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承载能力稳步提高,农村地区电能替代持续推进,电气化水平稳步提升,电力自主保障能力逐步提升。到2035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智能开放的现代化农村电网,农村地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城乡电力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全面承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就地消纳,农村地区电气化水平显著提升,电力自主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有力支撑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3年7月7日,生态环境部组织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编制形成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管理办法》是保障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序运行的基础性制度,从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登记、减排量核查与登记、减排量交易、审定与核查机构管理等环节,规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及其相关活动的基本管理要求,明确了各市场参与主体权利和责任,旨在鼓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3年7月26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四次国家信息通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三次两年更新报告》等文件。国家履约报告和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在充分体现国情特点的基础上,详实地展示了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和成效,准确地反映了温室气体排放和吸收情况,展现气候治理工作成果和贡献。会议强调,要按程序做好报送审批工作,确保本轮履约工作顺利完成,加强在《巴黎协定》增强透明度框架模式新要求下的履约能力储备和相关方法学能力建设,理顺并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化履约领域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并引导履约相关国际规则制定。
|
|
03 |
地方行动
1、七月部分市级单位发布的实施意见和达峰方案
主要目标: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完成任务目标,为全市如期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完成任务目标,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重点任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程、工业领域碳达峰工程、节能降碳增效工程、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工程、交通运输低碳转型工程、循环经济助力降碳工程、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工程、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工程、碳达峰试点示范工程、全民绿色低碳工程。 2、七月部分省市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
|
|
04 |
行业动态
2023年7月4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公告,宣布热带太平洋七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将导致全球温度飙升以及出现破坏性的气候形态。最新预测显示,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达到了90%,预计此次事件至少为中等强度。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教授在公告中表示,厄尔尼诺的出现将极大增加打破2016年极端气温纪录和引发全球许多地区、海洋更极端高温的可能性。
2023年7月19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全球电力市场最新报告:展望2023和2024年》。报告显示,欧盟的电力需求降至近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但预计2024年全球用电量有望获得强劲增长。IEA认为,目前已进入一个能源转型的临界点,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很可能首次超过煤炭发电量。报告针对提高需求侧灵活性和储能以及能源套利提供相关建议,供政策制定者和行业企业参考。
2023年7月8日,在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应对”主题论坛上,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气候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集中呈现中国及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监测信息。蓝皮书指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22年中国夏季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高度等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高,中国植被覆盖整体稳定增加,呈现持续变绿趋势。
2023年7月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报告指出,2022年新能源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太阳能发电882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1.7%,创历史新高,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5111万千瓦,占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的60%左右,新增户用光伏发电装机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预计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6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接近50%,非化石发电量增量占全社会用电量增量比重达90%左右。
2023年7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2023年上半年电力供需形势新闻发布会,发布《2023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到2023年,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过2.3亿千瓦;到2023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15.1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53%左右,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水电4.2亿千瓦、并网风电4.3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5.3亿千瓦、核电5846万千瓦、生物质发电4500万千瓦左右;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容量将达到9.6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达到三分之一,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左右。
2023年7月20日,由全球性能源企业和非政府机构创立的联盟型组织能源转型委员会(ETC)发布《能源转型的材料和资源需求报告》,认为锂、镍、石墨、钴、钕和铜等能源转型所需的金属或电池材料供应可能面临巨大缺口,这可能导致价格上涨,并推迟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报告指出,在过去20年中,能源转型金属的年平均资本投资为450亿美元,而到2030年,为扩大供应每年需要700亿美元的投资。能源转型将在2022-2050年期间累计生产65亿吨的材料,其中钢、铜和铝占95%。若投资者能够在技术、效率和清洁能源材料回收方面加快进展,对新矿供应的累计需求最终将下降20%-60%。
2023年7月2日,中建一局发布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力争2025年前主营业务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全面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绿色供应链评价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能力进一步加强;2030年前,绿色低碳转型全面完成,创新业务增长点全面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普遍形成。 2023年7月11日,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聚焦产业、建筑、能源、交通四个重点领域,在无废城市、科技创新、碳汇建设、全民普惠、试点示范、对外合作六个方面开展支撑行动,旨在建设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案》提出,到2025年,生态城人均碳排放显著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和人均碳排放达全国先进水平。 2023年7月16日,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3美锦能源碳中和绿色发展报告》,旨在全面阐述公司从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在降碳方面的实践表现,客观地披露公司在双碳方面的管理成效。报告承诺以2020年为碳中和规划的基准年,2026年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峰,2040年实现企业自身运营和部分价值链排放碳中和。 |
|
05 |
模型研究
作者:Chenxi Xiang, Xinye Zheng, Feng Song, Jiang Lin & Zhigao Jiang 来源:Nature Energy 主要内容: 中国于2015年起通过电力行业改革实施市场化经济调度,但改革遇到了一些政治和经济层面的挑战。研究主要关注南方电网覆盖区域,通过机组层面的实证回归和整合了高频数据的成本最小化调度模型,识别了调度模式改革在提高电力系统效率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市场驱动和政治驱动两种不同机制对改革的影响。研究发现,调度转型提高了整体效率,但省级市场的监管捕获限制了其全部潜力。地方政府以分配发电配额的形式对地方企业的偏好高于中央国有企业,这表明了市场改革面临的政治挑战。分配的发电配额保护了地方国有企业拥有的小型燃煤和天然气发电机组,即使在改革之后,也削弱了它们提高发电效率的动力。因此,通过市场改革可能实现的二氧化碳减排和社会福利收益中,有近一半未实现。 作者:Zhixin Zhang, Min Chen, Teng Zhong, Rui Zhu, Zhen Qian, Fan Zhang, Yue Yang, Kai Zhang, Paolo Santi, Kaicun Wang, Yingxia Pu, Lixin Tian, Guonian Lü & Jinyue Yan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主要内容: 屋顶光伏(RPVs)对于实现能源转型和气候目标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建筑密度高、能耗大的城市。由于在评估屋顶面积方面存在困难,预估整个大国城市一级的RPV碳减排潜力具有挑战性。本研究基于多源异构地理空间数据和随机森林回归法进行建模,首次模拟量化了中国354个城市在2020年屋顶光伏的碳减排潜力,并进一步考虑了不同未来城市拓展和能源系统转型情景。考虑到城市土地扩张和电力结构转型,到2030年,中国的碳排放潜力仍将达到30 - 40亿吨,届时中国将达到碳排放峰值。然而,大多数城市只开发了不到1%的潜力。为了更好地支持未来的实践,论文提供了地理禀赋分析,研究成果为中国的针对性RPV开发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并可以作为其他国家类似工作的基础。 作者:Ming Ren, Chen Huang, Yazhen Wu, Andre Deppermann, Stefan Frank, Petr Havlík, Yuyao Zhu, Chen Fang, Xiaotian Ma, Yong Liu, Hao Zhao, Jinfeng Chang, Lin Ma, Zhaohai Bai, Shasha Xu & Hancheng Dai 来源:Nature Food 主要内容: 在其他负排放技术中,具有碳捕获和储存的生物质能是中国实现碳中和所必需的,但它可能会阻碍以陆地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基于北京大学IMED-GLOBIOM模型,本文探索大规模生产生物质能如何助力中国碳中和目标实现而不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将各国实际粮食、贸易、资源和环境政策纳入全球模型,在自上而下的综合评估视角和自下而上的国家研究视角中建立耦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协调大规模生物质能源生产、国内粮食安全和全球可持续性极富挑战性,在95%的粮食自足率约束下,生物质能源扩张会增加地租和农产品价格,而去除粮食自足率约束可能会将环境负担转移给贸易伙伴。因此,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发力是理想的政策组合。 作者:Mathijs Harmsen, Charlotte Tabak, Lena Höglund-Isaksson, Florian Humpenöder, Pallav Purohit & Detlef van Vuuren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主要内容: 尽管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NCGG)减排在严格的全球未来气候政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其减缓潜力仍然是气候研究中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修正减排潜力将对全球气候政策与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的可行性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所有主要 NCGG 排放源的排放减缓潜力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气候政策可行性、战略和成本的影响。为此,本文依据全面的文献综述制定了“乐观”、“悲观”和“默认”的NCGG-MAC曲线,代表了其相对减排量的不确定性范围。随后使用IMAGE3.2综合评估模型评估MAC去曲线不确定性对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影响,还设置了不同人类行动的假设,评估人类活动对总体不确定性的影响以及 MAC 所对应技术不确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NCGG减排措施的不确定性意味着我们不能对严格的气候目标的可行性充满信心。 作者:Xin Xuan, Fan Zhang, Xiangzheng Deng, Yuping Bai 来源: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主要内容: 食品贸易中,农业源温室气体的转移特征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减缓气候变化非常重要。 本研究建立了粮食转移的空间均衡模型,用于模拟2000年至2020年中国粮食和肉类的贸易流动模式以及其中隐含的农业源温室气体,确定了生产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食品贸易中的供需分离导致了与食品贸易模式类似的温室气体转移和流动,来自谷物的温室气体转移总量减少,而肉类的排放量则从 13.91 吨二氧化碳当量增加到 41.89 吨二氧化碳当量,跨区域转移份额从 47.86% 增加到 59.16%。该研究为更好地制定区域性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提供了地理禀赋分析,研究成果为中国的针对性RPV开发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并可以作为其他国家类似工作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