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 > CEMF03 > 活动
CEMF | 聚焦“多国电力转型” 电力模型国际技术交流会在清华举行
来源:清华大学CIDEG 2023年10月23日

10月16日,为促进全球能源领域专业人士就电力模型技术的前沿趋势交流经验,共同推动电力系统转型, CEMF电力模型国际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该会议由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及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联合主办。

本次交流会分为上午、下午两个场次召开。上午场次由EDF能源与自然项目副主任裘盈主持,EDF高级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Suzi Kerr致辞,邀请到EDF高级经济学家Oleg Lugovoy,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克学院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助理教授何钢和EDF建模分析副总裁Matthias Fripp进行主旨发言。下午场次由EDF高级经济学家Oleg Lugovoy主持,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副教授高俊莲,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管理系副系主任黄灿胜和印度理工学院鲁尔基分校项目助理Malvika Bajpai进行汇报,另由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胡秀莲担任主持,邀请EDF高级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Suzi Kerr,EDF高级经济学家Oleg Lugovoy,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磊和印度理工学院鲁尔基分校管理研究系助理教授Tarun Sharma共同就亚洲国家电力系统模型应用的进展和研究趋势开展圆桌讨论,分享观点。

本次交流会首先邀请了EDF高级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Suzi Kerr发表致辞。她表示,希望能加强电力模型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国际合作,与中国共同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Suzi Kerr发表致辞

在上午的主旨发言环节,EDF高级经济学家Oleg Lugovoy系统地阐述了EDF发起的多国电力转型(MCET)项目的使用模型、数据来源、优化方法以及研究项目本身,同时讨论了技术之间的替代和灵活性,以及如何根据政策限制和成本考虑来选择最佳的转型方案。他强调,多国电力转型项目旨在通过使用不同的模型对不同技术条件和政策情景下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碳排放、成本影响等问题进行模拟和分析,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从而加速各国能源和电力系统的转型。

Oleg Lugovoy做主旨发言

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克学院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助理教授何钢探讨了中国电力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详细介绍了SWITCH-China电力模型的结构、数据要求和应用,展示了SWITCH-China模型研究的案例,包括风光成本下降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电力与水资源的关联、储能配置方式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等。他提出,SWITCH模型还可以与其他模型工具相结合,进行场景分析和优化,并将政策目标和行业现实纳入模型分析,以解决数据获取、模型精度要求、政策影响等一系列问题。

何钢进行主题分享

EDF建模分析副总裁Matthias Fripp分享了全球视角下SWITCH模型的设计理念和应用,将夏威夷电力系统作为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该模型进行电力系统规划,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和成本优化,同时进一步讨论了模型中的技术挑战、数据可得性和政策影响等问题。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模型,实现更全面、准确的电力系统规划,才能够更好地平衡成本和可持续性,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Matthias Fripp进行主题分享

EDF高级经济学家Oleg Lugovoy分别介绍了用于能源系统建模和分析的energyRt模型和CEPRO模型,通过实际案例详细分享了使用这两个模型进行电力系统转型研究的具体方法,探讨了模型设计、应用和优化的相关问题,包括模型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准确性等,并简要阐述了开源的相关应用的发展现状。他表示,energyRt和CEPRO模型作为能源系统建模的重要工具,其开源特性推动了大量的研究和合作,为全球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清洁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Oleg Lugovoy进行主题分享

在下午的亚洲电力转型进展汇报环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磊详细阐述了通过自己团队的电力模型所做的研究,得出了系统剩余的煤电量、煤电发电量、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系统对储能的需求均会在面临风光发电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后增加这一结论,并分别从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层面,为如何应对极端天气影响下产生的缺电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此外,他强调,未来电力系统在面临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挑战时,电力输配网络的稳定性也是亟需关注的重点。

朱磊进行主题分享

高俊莲进行主题分享

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管理系副系主任黄灿胜以新加坡为研究背景,介绍了一种光伏部署的随机鲁棒优化模型(SRO)方法,探讨了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项目,并指出,相较于传统方法,SRO模型能够将电网依赖率降低超过5%,为新加坡实现绿色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他表示,未来将继续拓展SRO模型在能力分享和P2P电力交易体系等方面的应用,助力全球绿色能源发展。

黄灿胜进行主题分享

印度理工学院鲁尔基分校项目助理Malvika Bajpai分享了多国电力转型项目中印度团队运用SWITCH模型进行的最新研究,重点探讨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中的潜力及经济可行性,并指出了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技术和策略,如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储能方案在能源转型中的重要性以及优势。

Malvika Bajpai进行主题分享

在圆桌讨论环节,EDF高级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Suzi Kerr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共同挑战时,如何借鉴中国的经验进行电力系统转型,强调了南南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国家进行电力政策制定时需要考虑的监管体系、融资成本等问题,并阐述了智利和南美地区在借鉴其他发展中国家经验方面的努力。

EDF高级经济学家Oleg Lugovoy强调了多模型比较在领域应用中的重要性及需求和未来预测对于优化模型的重要性,提出了在选择模型时应考虑殊途同归的结果差异性,并强调场景分析的方法能够帮助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更好地挖掘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并为产业扩张提供有益的信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磊分享了不确定性在电力系统中的解决办法,讨论了电力模型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包括分布式能源、虚拟电厂等新兴业态,并强调了政策设计的作用以及政策和模型之间的互动,提出政策与模型需要共同结合才能高效实现行业的经济、高效、低碳、清洁、安全、灵活等目标。

印度理工学院鲁尔基分校管理研究系助理教授Tarun Sharma讲解了在国内及国际趋势中应如何使用模型满足脱碳需求,阐明了电气化在脱碳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电气化带来的电力需求增长的现状,预测将可再生能源纳入电力系统可能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并提到了分布式能源和SWITCH技术在应对挑战方面的潜力,强调需要持续研究和不断优化模型以实现更简洁、高效的工作流程。

圆桌讨论

在结束致辞环节,EDF能源与自然项目主任高霁对各位专家嘉宾和CEMF团队表达了诚挚感谢,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他表示,中国能源模型论坛将继续提供全方位的交流平台,以促进模型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政策决策和实际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和零碳未来做出贡献。

高霁发表结束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