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系列沙龙第四期将视线聚焦在“多层次减污降碳,探索协同创新路径”。以下是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副主任陈丹的观点分享。
理论方面,学术界上减污降碳的新内容都有什么?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的副主任陈丹博士指出,对于减碳议题,科学界目前正积极开展着多项工作,旨在评估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并为未来的路径选择提供更好的方向。在历史评估方面量显著减少,通过采取多项治理措施,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减少。据统计,从2013年到2020年,累计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24.3亿吨,占同期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的3.1%。这表明中国在减碳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根据多家团队最新的研究显示我国污染物减排的空间正在逐渐收窄,末端治理的减排难度日益增大。因此,从科学理论的角度来看,需要更加注重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整体系统的改善。未来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和任务,按照当前的自主贡献比例和针对重点区域PM2.5治理目标,预计到2030年,中国可以实现35微克每立方米的年均值。然而,如果希望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例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10微克每立方米标准,就需要更加接近2度或碳中和目标,甚至更进一步达到1.5度目标的实现。无论是对于历史的评估还是未来的展望,能源体系和整体系统的调整都是中国需要努力的方向。前期的减污降碳工作主要强调了PM2.5的治理,在未来,中国也将面临PM2.5、臭氧和二氧化碳的协同治理等更多挑战,这需要学术界更多的努力和实践。
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可能会在什么地方?最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陈丹认为,中国现在需要将协同从结果导向扩展到整个系统的设计中, 在此过程中,有众多平衡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能源系统需要平衡经济性、安全性和清洁性。此外不同地区面临着不同的能源转型和环境目标压力,其中西部地区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重要的煤炭基地, 能源低碳转型难度大,协同经济增长更是困难,同时也可能受到水资源的约束等等。综合来看,需要在多方面进行平衡,从整体视角进行系统思考。针对值得注意的是减污降碳不仅仅是针对传统污染物的削减,而是应该将其放在更大的生态环境系统中来考量,通过更全面的视角,考虑更多的约束因素。
在经济复苏和国际新形势下减污降碳工作面临的挑战都有哪些?
陈丹认为,在当今多变的能源格局和气候治理环境下,多种因素可能会影响中国减污降碳路径上的选择,但总而言之机遇大于挑战。中国需要思考如何应对并改变现今的格局,而自强自立是所有道路的终点。中国长期来看在国际竞争中需要具备竞争力,特别是在资源利用和绿色能源产业方面,应抓住有利机会,推动减污降碳进展,即使在欧美的法案和政策施压下,通过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大规模应用使成本成为优势,在碳价值逐渐增大的国际话语体系下,建立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路径为何?
陈丹认为,大气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利用系统的方法学来研究,并提供一个整体的工具库来从政策和实践角度提供减污降碳的优化方式。在地区方面,不仅要关注东部重点区域,西部、能源输入型、能源输出型、资源耗竭型城市都需寻找适合的减污降碳路径,设计减污路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方案,进而形成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利用政策解决成本问题,例如内化二氧化碳成本或利用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